“骨密度偏低”,不少家长一听到这句话就紧张,如临大敌,生怕影响孩子身高,从而胡乱补钙。其实孩子骨密度偏低,家长不用太着急,因为对于孩子来说,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,而且大多数孩子骨密度就是偏低的。
一、骨密度是什么?
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,它代表着骨骼内钙质沉着的程度,是反应骨骼强度的指标。骨密度一般随着年龄、身高、体重的增加逐渐增大。
骨密度这一指标的作用,更多是预测成年人骨质疏松、骨折的风险;对于正常生长的儿童来说,可参考性不高。
二、成年人骨密度低
成人如果查出骨密度低,一般是缺钙,需要及时补钙。另外还有维生素D缺乏、遗传因素、激素水平异常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多种原因,最好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三、儿童骨密度低
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,他们的骨骼在不断拉长、变粗,促进骨骼生长的激素也在增加,钙质就会偏低,也就变成了骨密度偏低。特别是身高猛涨期的孩子,他们更可能出现骨密度偏低的情况。
直白地说,儿童骨密度低,其实反而说明孩子在长个。所以家长不用太担心。
四、注意事项
儿童骨密度低并非完全不用管,如果孩子有经常骨折、骨畸形等情况,就需要格外关注骨密度,最好咨询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