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如同家长们掌心的珍宝,家长总渴望将世间所有美好倾注于他们。然而,有些看似出于好意的行为,实际上可能会不经意地减缓孩子的大脑发展速度,削弱他们的反应能力,甚至长远地影响他们的大脑运作模式。因此,家长们需要重新看待,并慎重地审视这些行为。
1、经常吃糖油混合物
“糖油混合物”是含有高糖、高脂肪,并且深度加工的食物。常见的“糖油混合物”包括油条、手抓饼、蛋糕、饼干、薯片、辣条、炸鸡、方便面等。如果你为了省事,拿这些当孩子的零食或者正餐,以后最好不好了。
糖油混合物含有大量糖,会让孩子的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形成“糖上瘾”,从而控制孩子对甜食的渴望,越来越想吃这些不健康的食物。此外,糖油混合物还含有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,易导致心血管疾病、增加脑中风的风险。
2、长期刷短视频
孩子说看十分钟短视频,刷着刷着几小时过去了……
没空管孩子,让手机替你带,一不留神,孩子就抱着手机玩一下午……
有一天突然发现,孩子学习效率越来越低,注意力难以集中……
这是你家娃吗?
短视频看似利用了一些碎片化时间,让人们获得一些信息或快乐,但研究发现,沉迷短视频可能改变大脑结构,影响注意力,导致孩子自控能力越来越低,处理信息更慢。
沉迷短视频时,孩子对周围的环境浑然不知,慢慢让自己和手机与这个真实世界隔绝开来,也更容易出现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。
3、晚睡熬夜
白天学习了一天,晚上玩一会,晚点睡吧。殊不知,就是这一再放纵,让孩子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迟钝。研究发现,睡眠不足会让孩子学习能力降低40%,手眼协调能力、思考和反应速度都会大打折扣。
特别是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,电子产品的蓝光会影响褪黑素生成,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不佳等情况,而睡眠不充足的孩子,会出现记忆力减退、学习状态变差等情况,孩子渐渐“变笨、变迟钝”。
因此,家长们要多以身作则,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从饮食上少吃、甚至杜绝不健康食品;限制刷短视频时间和次数;按时早睡、睡前不玩电子产品,让孩子的大脑越来越灵活、越来越聪明。